不要因为妈妈和妻子的角色,错过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时尚芭莎2020-12-04来源:时尚芭莎

“请让女人首先成为她自己,其次才是母亲、妻子、女儿。”
最近,在《出逃两日又如何》节目中,二姐张歆艺对袁弘袒露心声:
“我每天考虑的是我爸妈几点去看病,回来给他们叫车,晚上父母吃什么,我的儿子要吃什么,晚上要不要陪孩子洗澡?我在跑步机上也要想着把晚上的饭给点好。我觉得我的生活很琐碎,虽然不是被迫做这些,但就是被迫变成了一个滚动的状态,有时候我停下来,发现你在听交响乐,在看书,我就好羡慕你,我也想把生活中这些支离破碎的东西扔掉,可我扔不掉。”
张歆艺表示,有了孩子后,自己被生活的琐碎压得不像自己的样子,但转头却发现袁弘还是那个爱听交响乐、对生活充满好奇的男孩,自己非常羡慕,但好像生活已经摧毁了原来的自己。
的确,有多少女人,一生都为了做好妻子和妈妈,而忘记了做自己呢。
在前段时间的热播剧《亲爱的自己》中,阚清子饰演的“张芝芝”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典型的“付出型”、不懂悦己的女人。
对于她来说,老公和孩子就是她的全世界。她觉得照顾家人就是她的职责所在,再辛苦也理所当然。
可是直到她工作不顺利向刘洋吐槽的时候,她得到的不是丈夫的宽慰,却是要她全心全意当家庭主妇。张芝芝说:“可是女人,也得有自己的事业啊。”但刘洋却回复道:“我就是你的事业,雨薇就是你的事业。”
而听信了丈夫话的张芝芝却亲眼见证了丈夫出轨找小三、抛弃了她们母女的事实。
同样地,电影《喜福会》也在告诉我们:无论付出什么,无论做出怎样的牺牲,都不能把自己抛诸脑后。
电影围绕四组家庭展开,在影片中,作为中国女性缩影的四位妈妈,无论是富贵还是清贫,无一例外都为自己家庭和孩子奉献了一生。
她们以得到丈夫的认可而备受压制和欺凌,以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而操心劳累,她们是妻子、是母亲,却独独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活生生过日子的人。
而最后的结果是:丈夫离心,孩子不亲。因为没有人会希望自己被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全面依附与控制。
直到影片最后,母亲与孩子们终于放下对彼此的芥蒂,她们达成和解的关键是明白了:“我很重要。”
不是成为谁的女儿而活,不是成为谁的妻子而活,不是成为谁的母亲而活,而是仅仅为自己而活。
作家笛安说过:“一个女人,随着时间推移,总有一天所有的人都会要求你去做妻子、做妈妈。可你不能忘了提醒自己,你还有自己的才华和人生。”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总能够平衡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会因别人而丢失内心真实的需求。谈到这里,演员孙俪可以说是典型代表。
在社交网站上,她是一个搞怪、爱笑爱闹、与老公频繁互动的可爱妻子,同时她也是一个熟知育儿宝典、会讲故事、会带孩子四处游玩、陪护照顾孩子的好妈妈。
除了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她还是一个健身达人,一个优秀画家,一个书法大家,一个演而优的实力演员。
她在事业刚起步时遇到老公邓超,毅然决然在演员最耀眼的青年时期,选择结婚生子,但婚姻和家庭,却并没有阻挡她继续追求梦想和人生方向的脚步。
婚后她以一部《辣妈正传》作为人妻人母新篇章的开始,对角色深入人心的把握和演绎,让她荣获第27届金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称号。
因在演技上的勤奋用心,她再次赢来郑晓龙导演的《芈月传》,她再度凭借扎实的演技成功斩获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
从《那年花开月正圆》《甄嬛传》到《安家》,她一跃成为独当一面的电视一姐。从单身到已婚,她的人生一直在发光发亮,因为她从未忘记做自己。
你看,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忘记,女人的未来不应该只是为了成为妻子和母亲。我们还有自己要成全,还有自己的才华要施展,还有自己的人生要度过,除了外在的身份,我们还有内在的自己。
作为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妈妈,歌手龚琳娜唯一坚持不能丢掉的也是自己。她表示:“我们的家庭里,我和老锣每年都有一次独立旅行的机会。”
芭姐还记得《少年说》里有个高一女孩,曾站在高处对妈妈表白。
她说妈妈练瑜伽练了8年,在自己小学的时候,妈妈就已经考取了高级瑜伽教师资格证。但为了能照顾孩子,妈妈暂时放下了喜欢的瑜伽。
女孩说:“很多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久而久之他们的世界就没了自我。但我的妈妈不一样。她除了是我妈妈,她还是她自己:蒲琼芳。我希望妈妈不要把重心只放在我身上,而是勇敢做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比起忍痛割舍理想,又在琐碎的生活中自怨自艾的母亲,孩子的成长永远更需要热爱生活、积极上进的母亲。不管她打拼的战场,是在家庭,还是职场。
“我不想再给大家干活了!”说这句话时,56岁的苏敏阿姨正在“出逃”,从压抑了3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逃离出来。她开着自己的小polo,一直往温暖的南方开。
离开家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舒畅和自由,而视频中她也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自驾游。
Papi酱曾做过这样一个人生排序: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她解释道:“首先,你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结婚之后的这一生,我是和我的伴侣一起过的。孩子和父母都是你只陪伴他们走一段路,剩下的路还是他们自己去走的。”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个女人。”
如今,很多女性都是被大众所期待的:你应该结婚生孩子,应该承担父母、孩子、丈夫的照料工作,应该怎么怎么做,可是凭什么呢?
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下太累了,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同上也太累了。当你在生命的某一刻,不再依附于别人,把自己的生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
当然,为自己而活并不是非要抛下家庭的一切,而是在多重身份之下,你还能保持自我。不管你是20岁还是30岁,或者50岁、60岁,你都可以推开那扇通往自由的大门,找到真正的自我。
无论你要成为别人的妻子,还是孩子的母亲,请别忘了,你首先是你自己,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不被任何传统观念“固化”,不被世俗观念所裹挟。
就如Coco Chanel告诉所有女人的那句话:“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尔,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记一件最重要的衣服,这件衣服叫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