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想做江浙沪独生女?
作者:时尚芭莎2023-08-22来源:时尚芭莎
加入讨论的女孩子们仿佛按住了重启人生的按钮,在平行时空里为自己绘制一个万事顺遂的B面人生。
现代女性的意识觉醒与原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必然关系,已经成为周期性的社会议题。
但随着女性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提升,萌芽期的意识觉醒逐渐转化为具有明确目标属性的心理指导行为。
“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女儿去养,你会怎么对她?”赵露思在接受采访时抛出的问题,得到广大网友真诚回应。
“我要攒钱去做那个从小父母就认为不值得去做的近视手术。”
“我养了一只橘猫、买了个电动车接送自己下班,我还要肆无忌惮地去做很多小时候没办法体验的事情…….”
电视剧《欢乐颂》剧照
曾经在亏待中成长的女孩,通过一点点捡起碎片的过程探索和铸就一个更加具有明确自我意识的完整个体。
另一方面,一个#下辈子做江浙沪独生女#的话题同样形成广泛讨论。加入讨论的女孩子们仿佛按住了重启人生的按钮,在平行时空里为自己绘制一个万事顺遂的B面人生。
但无论是想要做自己的父母,还是希望体验他人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对现有原生家庭的一种“不满”。当我们具备了经济与精神独立后,这样的“不满”反而成为点醒自己意识的神灯,并进一步转化成以关爱自己为目标的精神救赎。
大多数东亚女性,是在吃苦教育里成长的。
“吃亏是福”“乐极生悲”“我是为了你好”,这些从小到大从父母口中听到的教育话术就像紧箍咒一般牢牢地束缚着我们的思考与行为能力。
电影《怒呛人生》剧照
东亚人或许不擅长表演、也不擅长竞技,但压抑自我需求和假装情绪稳定,一定是东亚人最擅长的功课。前段时间拿下烂番茄99%好评的《怒呛人生》,看似是以歇斯底里的手法展现两个怒不可遏的人在经历了一场飙车大战后,因记下了彼此的车牌号而开展的跨越至对方真实生活里进行报复的故事。
实际上,这是一部包裹在愤怒外壳下直面东亚群体心灵困境的作品。尽管,影片探讨了种族歧视、两性关系、存在主义焦虑,以及爱与接纳等主题,但最终对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出了根源性回答,即长期存在于东亚家庭,以及家庭关系之间,相互憎恶又彼此需要,想要逃离却又强烈联结的病态关系。
电影《怒呛人生》剧照
比如女主艾米,在外人看来她拥有一个让人羡慕的“中产生活”。一个来自艺术世家还心甘情愿做贤内助的丈夫,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幢装修豪华的别墅,以及一份体面的潮流植物品牌主理人的事业。
这样的人生,为什么还要怒呛?于是,每当艾米的老公听到她的抱怨后也只会以“你要专注积极的一面”结束沟通。
但实际上,艾米所谓的美好生活,近看则像一个充满裂痕的白瓷花瓶。穿透那些微微裂开的缝隙往里看,看到的是愤怒、崩溃、疯癫和佯装在快乐面具下的寡欢。这些总是不被允许表达的负面情绪,尽管再真实也很难冲破那个被父母以爱之名编织的金丝笼。
电影《怒呛人生》剧照
如何形容东亚父母的爱呢?曾经看到一个有趣的评价,他们的爱更像砂纸,与孩子紧紧贴在一起,并想用粗粝把小孩磨得“光滑”,磨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因此,在父母有条件的付出下,你的个人感受往往要排在父母的期望之后。考上名牌大学、拥有门当户对的婚姻,永远要向他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看齐,如果没有做到就是自己还不够努力、不够吃苦,好像我们从小获得的亲情与爱都不是无条件的。
电影《怒呛人生》剧照
正如影片里女主在接受心理咨询时的质疑:“世界上难道存在无条件的爱吗?”让艾米无法相信自己可以被无条件偏爱的根源,或许是在人生至暗时刻试图回到原生家庭寻找解药,却只得到父亲窒息式的反问;也或许是小时候看到的那句“你如果做了坏事就不会再被爱了”的恶魔咒语。
电影《怒呛人生》剧照
这些在童年,因父母智识限制而形成的创伤就变成了所有东亚人长期缺爱后的膝跳反应。或许在偶尔濒临崩溃时会放逐自己的任性,但也会在浅浅体会到快感后即刻萌生羞愧/后悔的情绪,因为从小在儒家教育体系下成长的“怂包”,永远会把隐忍放在第一位。
可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即使长大成人,步入社会,甚至像影片中的女主艾米一样具备了爱自己的经济条件,但对爱的感知与理解仍然处于“精神未成年”阶段。
在把自己当女儿养的话题讨论中,具有争议性的地方则在于再养育是否等同于自我纵容。许多人把做自己的父母理解成以无条件溺爱的方式补偿体会过缺失性童年的自己,也把爱自己肤浅化地当成是只要能让自己变美、变优秀就足矣。
如同《怒呛人生》里的女主,以偏激暴力的行为释放自我压抑的情绪,显然这样饮鸩止渴的处理方式并不能真正消化早已堆积成山的心理创伤。
电影《怒呛人生》剧照
其实,早在大约100年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便提出了“内在小孩(Inner Child)”的概念,他强调每个人心中都存在一个孩子状态,并不会随着长大而消失。
换言之,过去成长经历里遭受的创伤会在成年的生活里形成内化,每当遇到相似的情绪刺激便会引发“内在小孩”的出现。
电影《瞬息全宇宙》剧照
所在,在自我养育开始前首先要做的是觉察“内在小孩”的存在。德国心理学家吉塔·雅各布认为:“通过深度的觉察和修正,我们是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脚本,创造新的关系模式和行为模式,并不再在积习难改的命运中打转。”
如何才能成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呢?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沃克在《不原谅也没关系》中指出:“再抚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内心建立一种我们可爱且值得被爱的深刻感受。”
电影《伯德小姐》剧照
我们需要在内心塑造一个理想的“内在父母”,然后将过去的自己全部打碎,从里面找出一些清晰的、属于自己的碎片捏成一个形状,重新学习人际规则、社会法则,并通过自己给自己建立规矩来塑造一个更加立体的自我理想形象。
整个自我养育的过程是漫长且充满挑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疗愈帮助自己的“内在小孩”重新成长,建立充足的安全感与自信。
电影《瞬息全宇宙》剧照
当我们将童年缺失的安全感与自信重建好之后,接下来才会有内驱力去成为自己家想要成为的人。
所以说,经历过全新养育后的自己,既不是只会贪婪享受溺爱的“巨婴”,也不是在自卑暗格里迷失的小孩,而是允许和接纳任何一面的自己,并将自己看成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可爱浪漫的生命,然后在自己喜欢的、健康的养育方式里,野蛮生长。
新时代独立女性不应该只是经济或权利自由的象征,智识与勇气的加持才会让女孩子生出饱满靓丽的羽翼,给予冲出社会规训与不等的桎梏飞向自由自在的天空。
就像没有出生在江浙沪富裕家庭的女孩,抑或是长久以来得不到原生父母回应而想要重新做自己的父母的女孩,通过学习和工作可以改变生活的质量,但真正关爱自己的表现不止于此。
我们可以要求自己上进,也可以允许自己躺平;我们可以不再为得到而感到内疚,更不必因外界困扰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泞。
真正的女性主义,不是以挑起性别对立为目的的战役,而是平等女性每一个社会权益,让女性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想成为的女性。当然这也恰好是自我养育的母题,去成为你想成为的女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