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费时费力费金钱才叫追星吗?
作者:时尚芭莎2020-12-27来源:时尚芭莎

万年难黑体质的何老师被嘲了??居然是因为收粉丝礼物。
何炅谈到有不少明星的粉丝后援会给自己送礼物,并调侃式地对粉丝“吐槽”:
“你们买那个不干胶,不要买那么死的,撕不下来,只能自己用。”
“我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个保温杯了,还有我真的没有那么爱写字,那五十多支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都贴了标,撕不掉。”
在《口红王子》这档节目里何炅也说过:“每次大家都会去送很多礼物,真的很花钱,真的不要。你们的idol来,我都会很用心地对待,所以真的不要去花这个钱了,因为真的不便宜。”
于是,就有网友说何炅是一边在说着不要收礼,一边又在炫耀粉丝送的礼物,甚至还稍微有点嫌弃那意思了。
这几段视频一出,评论区瞬间吵翻天。
而随着话题热度越来越高,12月22日凌晨3点左右,何炅发文回应此事,他表示,之前他在节目中的原意是引导大家不要浪费,最后反而成了不好的引导,他对此感到很抱歉。如今借此机会再次强调,不再收任何礼物,希望粉丝、艺人跟团队能够谅解配合。
伴随着这段话被网友“旧事重提”,“粉丝应援礼”这一现象再次暴露在公众面前。
滑动查看更多
说起来,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观众对偶像表达喜爱,送礼的方式是写信。《还珠格格》播出期间,黄晓明帮赵薇收信,都是一麻袋、一卡车的装。
凡尔赛鼻祖郑渊洁,为了存放粉丝给自己寄的信,买了十几套房,哪怕现在房价飞涨,这些房子依旧用来放信。
但自从网络的兴盛,以及日韩饭圈文化的影响,粉丝对偶像的“爱”就变了。
如今,在这个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年代,粉丝们和偶像的距离越来越近,追星变得越来越方便与普及,粉丝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只能远远地看着在台上闪闪发光的偶像,他们变得越来越有话语权,于是新的应援文化诞生了。
这种应援文化的扩散使粉丝追星的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粉丝单纯购买演出门票和周边产品已经是最为基础的操作,很多粉丝乐此不疲地为偶像集资做应援礼,把偶像当自家孩子般关爱,应援物从吃穿到各种生活用品可谓是应有尽有。
当然,除了给偶像送礼,后援会也会给自家偶像参加节目的主持人、剧组导演和相关工作人员等送上礼物,为偶像打好人脉基础,如送花、送饮料、准备应援餐车......总之一句话:自家偶像不能输给别人,排面搞起来。
不仅偶像本人有量身定制的应援礼品,包括与偶像打过交道的节目主持人、导演和工作人员等等也都面面俱到。而且应援物从最开始的小蛋糕、饮料、零食、午餐和一些并不昂贵的小物件或周边,越来越多地变成昂贵的电子产品、大品牌的奢侈品等等,其目标非常单纯明了:
杨超越拍摄新剧期间,粉丝不仅在剧组准备了包装精美的礼物,还豪气地送上应援餐车;为了满足喜欢吃甜食的工作人员,粉丝还贴心地专门准备了马卡龙和其他甜食。
有数据显示,中国的追星族超过5亿人,其中36%的人表示愿意每月为偶像花费100-500元,年市场规模高达千亿元。
但说到底,应援礼越送越贵,排面越整越大,到底是真的为了给自己爱豆的活动“保驾护航”,还是为了和别家粉丝掰头,一定要在价格和阵仗上压别人一头好争面子呢?
追星可以花钱,但是饭圈以爱之名裹挟所有粉丝必须花钱的攀比行为并不可取。
说起来,在娱乐圈里,有很多明星都明确拒绝粉丝为自己“砸锅卖铁”的应援行为,比如演员胡歌。
芭姐还记得在胡歌的新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即将上映前,粉丝们为了支持胡歌,早在半年前就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宣传这部电影的组织,并准备以“古月哥欠观影团”的名义,在全国25个城市组织包场观影、送票等活动。
而这也不是胡歌第一次拒绝粉丝集资应援,2018年,他在听闻有粉丝在为生日搞应援时便迅速发微博制止:“不接受任何为庆生花钱的行为,呼吁大家多关心公益与慈善,但希望众人也不要以为其庆生为目的来集资行善,对其而言,一个在心底的小小祝福就是最好的礼物!”
拒绝粉丝集资应援的明星,胡歌不是唯一一个,到了老干部霍建华这儿,不仅不收礼,送礼的粉丝还会被思想教育一番。
最近,霍建华早年接受采访的片段曝光,霍建华假设被影迷送豪车的反应真的是粗暴又好笑。
主持人:如果你的影迷送你豪车怎么办?
霍建华:我打死他!我会打死他的!我说你这样怎么对你的父母交代?你这算什么,火山孝子吗?这不行,不可以的,所以我的影迷不能送我东西,只能送我亲手做的还有书信。我不缺什么,我对物质也没有那么多那么高的要求,千万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据说,曾经还有一位粉丝送他自行车,结果华哥直接在上面签了个名之后就让这位粉丝扛了回去。emmm,你有一百种送礼的方式,我就有一百种拒绝的方式,说的就是华哥本人了!
除此之外,还有王凯。有一段时间很流行剧组应援,王凯刚红的时候,粉丝也搞了一次应援,给王凯所在的剧组买了很多吃的喝的,王凯知道后自掏腰包把应援的钱全部付给出钱的粉丝了,然后粉丝就再也不敢搞什么剧组应援了。
谈到粉丝应援送礼,王凯说:“你有这个时间和这个钱,你去做一些别的事情,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更好吗?”
偶像需要自己努力变得更好,他不是靠粉丝去喜欢才变得更好;偶像需要粉丝的支持,但不是仅靠粉丝的支持才能在娱乐圈走下去。
最好的追星,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支持他,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把自己变得更好。追星可以是生活的乐趣之一,但其中一定不该包括一项只为虚荣心和攀比心服务的氪金任务,与其天天“爱的供养”,不如换一个方式,和偶像一起成长。
毕竟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更重要,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