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不止不休》主创:我们选了一个“跟人最近的故事”
作者:时尚芭莎2023-03-26来源:时尚芭莎
“这世上的事,有哪件事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这是电影一开场就打在大银幕上的一句话,它是抛给观众的思考题,更是男主角韩东坚持到底的动力。
01
“一个跟人最近的故事”
贾樟柯发文支持电影《不止不休》
左起白客、贾樟柯、王晶
王晶在这件事上纠结过。一开始,他想拍舅舅的故事,但又怕太私人,就暂时搁置了。直到2017年,他和贾樟柯一起见了陌陌影业CEO唐岩。当时,陌陌影业刚刚成立,核心创作团队是一群转投影视行业的媒体人。“他想做一个跟记者有关的电影,找一个年轻导演合作。”王晶说,刚听到“记者”两个字他就有兴趣了,“这解决掉了我最大的困惑——该以什么样的视角进入一个故事。”
2004年第一天,在《南方周末》那篇题为《这梦想,不休不止》的新年献词里,两个与传染病有关的事件被提及:一个是2003年的“非典”抗疫,另一个是“乙肝歧视案”。
这两个事件,也构成了电影《不止不休》的时代背景和核心事件。
一个年轻记者,在卧底调查“乙肝代检”的过程中发现了“乙肝群体”在工作和生活中长期受歧视的现实,他不惜一切,站了出来……“一个人为一亿人发声”,
看完电影会发现,《不止不休》与《我不是药神》完全不同。《我不是药神》从头到尾都在讲“买药”这一件事,是事件驱动的。而《不止不休》在讲一个理想主义者如何靠近自己的梦想,是人物驱动的。
从《不止不休》内部放映起,王晶就常常被问到同一个问题:这电影是讲事的,还是讲人的?
“从一开始我和主创团队就达成共识,我们要拍人的故事。”确定以“记者”为主角后,王晶和团队采访了很多在千禧年初从事媒体行业的人,查阅了大量新闻资料。遇到过更有戏剧性的新闻事件,也听过更惊险的调查记者经历。“但我们在所有能拿到的报道里选了一个跟人最近的故事。”
“这世上的事,有哪件是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这是电影一开场就打在大银幕上的一句话,它是抛给观众的思考题,更是男主角韩东坚持到底的动力。
电影《不止不休》剧照
“我想拍出那个特定年代的独特性。”王晶觉得,千禧年初的“独特性”就是,它残存了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理想主义”,年轻人有上升的可能性,国家又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规则尚未闭合,新的秩序正在建立。
“我眼中的北京不是胡同,不是二环,而是三环边上那种看起来冰冷,但装得下年轻人梦想的高楼,那是一种膨胀的姿态,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电影《不止不休》剧照
02
“我没那么懂表演,但我懂北漂”
因为电影的编剧、策划团队里有很多资深记者,电影对2003年纸媒行业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的呈现相当准确。
千禧年前后是纸媒的黄金年代,也是调查记者的黄金时代。整个行业的氛围和工作状态在韩东第一次走进《京城时报》编辑部时就建立起来了。
很多时候,调查记者都是一群唱反调的人,韩东和师傅黄江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关注飞速发展进程中潜在的危机,也关注那些已经或正在被时代甩下的人。黄江更理性,他看重前者,而韩东更年轻、感性,再加上曲折的成长经历,他更能看到那些发不出声音的普通人。
“当时笃定地让白客来做男主角,因为他有一张我一直想找的脸。”那张脸出现在一张《后会无期》的剧照里——白客穿了件皮夹克,风尘仆仆的,皱着眉头看向远方。“一出现你就相信他是个普通人,跟你我都一样。”
对于导演“普通人”的评价,白客很受用。“和其他愿意找我演戏的导演评价差不多,扔人堆儿里找不着,但单拎出来拍还觉得这人有点意思。”从《万万没想到》起,白客就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单眼皮,有点迷茫,有点倔强,又总能碰上点糟心事,社畜感很强,像极了办公室里总会遇到的那种男同事。
“我不那么懂表演,但我懂北漂。”这是白客接下《不止不休》男主角的底气。
最初看剧本时,白客最能共情韩东的部分就是那些北漂戏份。“原剧本里更多一些,让我联想到很多自己刚北漂时的记忆。”和钻研人物与表演的张颂文不同,白客没太多考虑表演的事,“更多的是沉浸在那个氛围里,就像去了一趟环球影城,打扮成哈利·波特,我在导演和服化道老师营造的环境里重新‘北漂’了一遍。”
电影《不止不休》剧照
但那个年代的报社还没门禁森严,白纸黑字的文章还能直接递到资深记者手里,韩东还是迎来了做实习记者的机会。白客“北漂”一年多之后,进入了万合天宜。那几年,正是国内网络视频和影视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了《万万没想到》里的“王大锤”。某种意义上,白客和韩东的梦想都被时代托住了。
电视剧《万万没想到》“王大锤”剧照
张颂文饰演的黄江一出场的确足以让业内人想起那些年锋芒毕露的调查记者。永远一件皮夹克,不管去多远的地方都是一个双肩包,走路永远很快,一身的江湖气,很多时候都不像个知识分子。和很多同时代的调查记者一样,黄江当然有同情心,但永远克制,他信奉真相即正义——他也是这样教导韩东的。
电影《不止不休》剧照
03
现实的,当下的
作为导演的“处女作”,从拍摄到电影正式上映,王晶等了三四年。采访当天,白客刚刚看完电影的最终成片。“拍完太久了,很多细节都快忘了。”
如今再回看电影,最让王晶和白客感触的依然是韩东的执着和属于那个年代的理想主义,在这个大家都刚刚从疫情阴霾中走出来的当下,韩东和电影里的这群人多少能给人勇气和力量。
一个有年代背景的故事,能让当下的观众相信和共情,主创团队在人物塑造上下了功夫。
男主角韩东是个来自小地方的写作爱好者,那个年代,会写文章的人要么想成为作家,要么想成为记者,韩东属于后者。电影着重在两个维度上塑造人物:面对艰辛北漂生活的韧性和韩东作为记者的潜力。
如果说,在电影里为乙肝群体发声的韩东是个平民英雄,那“北漂”就是他能够让观众共情的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韩东没有学历、没有钱,住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厨房里,给不了女朋友好的生活,只能和考研多年未成功的好友张博英雄惜英雄。这是二十年前韩东的处境,即便放在今天的一线城市里,很多人也正在经历跟韩东一样的生活。
电影《不止不休》剧照
电影一开场用几场戏铺垫了韩东的性格,这些性格都指向他能成为一名记者的潜力。在开场的招聘会现场,他不按常理出牌,更不服输,企图说服招聘者收下他的作品集,而非刻板的简历;他有怀疑精神,“北漂”需要办暂住证,这是规定,极少有人对此质疑,当出租屋着火,韩东在公安局里面对“没有暂住证”的质疑时,他没找理由搪塞,而是直言不讳地指出这规定不合理;面对“乙肝歧视”时,他也跳出了既定规则的框架,选择为“乙肝群体”发声;他有工厂经验,接地气,能和底层老百姓打成一片。第一次跟着黄江报道矿难,他就得到了矿难家属的信任,这为他后面打进“代检”群体内部打下了铺垫。
电影里有一幕,那是韩东成为记者的开端:黄江固执地要报道矿难,他拉上韩东就走,没有半点准备时间。白客也经历过,当年在电台实习,老记者一招呼就得跟着去,人还是懵的就被扔在了新闻现场。
北漂的自卑感,再加上出入一个行业的忐忑,除了一两场与乙肝群体沟通的情绪戏之外,白客把韩东追逐梦想和追求正义的故事演得很淡。“这也来自我的个人经验。”白客说,“初到北京时,我大部分状态下都是迟钝而无力的,别说什么汹涌的情绪和表达,连大声说话都是慌的,这种感觉没个几年,过不去。”
韩东不仅是初入大城市,他还以高中肄业的身份进入了一个名校生和知识分子扎堆的行业。“他不懂什么是新闻,顶多是个执笔的侠客,秉承着一些朴素的价值观,工厂不能欠工资,代检违法。”
除了演得很淡,白客甚至没太考虑人物弧光。《不止不休》的故事发生在男主角韩东实习期的小半年里,人物的魅力就在于那股不变的执拗和善良,那是对当下最有感染力的部分。“倔得要死,但很有劲。”
采访王晶,很难不提起贾樟柯。作为多年合作的前辈和电影监制,贾樟柯不仅在《不止不休》里串了一个煤老板的角色,还在筹备期贡献了很多和时代记忆有关的素材。“我没这样想过,但如果你说这是师徒关系,那确实跟韩东、黄江的关系有共性。”王晶说。
电影里,韩东被黄江招进报社做实习记者,一个矿难报道让两人建立了信任。王晶与贾樟柯的信任是在《天注定》的拍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每天提心吊胆,想知道对方的标准是什么,想把事情做好。”建立了默契之后,王晶觉得自己在工作上更自由了,就像韩东经受住了考验,可以独立做选题一样。
王晶选择和贾樟柯的御用摄影师余力为合作,虽然两人曾合作一起为贾樟柯的电影工作,但余力为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拍摄王晶导演的《不止不休》。依然有大量的手持拍摄、长镜头,胶片式的颗粒感强化了故事发生的年代,这些都是在贾樟柯的电影里常见的摄影手段。但在王晶的电影里,余力为还用了大量浅景深和很多“怼脸拍”的特写镜头,这些画面都直指韩东的内心,拉近了他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电影《不止不休》拍摄现场花絮图
纪录片《归途列车》素材图
在《不止不休》这样一个有公共话题性的故事里,王晶也藏了些私货。
和贾樟柯对上世纪香港流行音乐的偏爱不同,《不止不休》的片尾曲用了大波浪乐队的《FillIn》,电影里还用了Joyside的音乐。“都是我大学时期特别喜欢的乐队。”王晶说,这些摇滚乐给了电影更硬朗的气质。
【 终 】
监制/宁李Sherry
编辑/Timmy
采访&撰文/Carol
图文排版/R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