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演员这一职业的文化素养饱受大众争议,这个行业给大众的印象总是“不太注重文化知识”,“学霸人设”也往往是如履薄冰。
而纪向宁偏偏带着“439分*北大考研状元”冲上了文娱榜热搜一位,以一个始料未及的姿势闯进了大众视野,为这个行业引来了一次对文化素养的重新审视。纪向宁的考研成绩,位本次北京大学艺术系考研排名第一,不仅在演艺界轰动不小,在考研界也相当炸裂。大连理工大学日语专业毕业的纪向宁,曾在《时尚芭莎》做过管培生,而后转行从事演员职业。没有名声大振,也没有选择转行,他和这个行业中绝大多数演员一样,怀揣着一些执拗的坚持,碌碌地在演员这一行干了五年,中间不乏出演过好的作品,合作过优秀的演员,也曾连续10个月没有戏拍,陷入自我怀疑。「凭什么?」纪向宁偶尔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难以抒怀,他形容自己的境遇像诗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是他用了很多年的签名。一个演员不得志,为什么偏偏选了这条路?被贴上「演艺圈学霸」的标签之后,往后的路又该怎么走?今天,我们邀请纪向宁重游故地,回到“娘家”,和我们聊聊他的故事。热搜的到来是突然的,但纪向宁只是「惊讶了一下」,和他刚查到自己高分成绩时的心态一样,「兴奋了几分钟」,很快就平静下来。或许是因为经历过低谷,他现在对于高光变得平常心了许多。考研高分上热搜这件事,给纪向宁带来了很多感动和泪目,但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本身,而是身边的大家带给他的触动,以及他考研成功所激励到的许多人。Q:「这是个演员?我宣布他是我考研偶像!」会担心“考研第一”成为你的标签,并且一直贴在你身上吗?纪向宁:我倒不担心会成为我的标签,毕竟是一个全国统考,我是真才实学考出来的,所以也不会有所谓“塌房”,而且别人如果愿意把我当作一个学业上的小榜样的话,我也很开心能激励到别人。成绩出来上了热搜之后,身边的人也提醒我,这件事对我来说可能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不能一直保持名列前茅的状态呢?如果你今后没做出什么成绩呢?但我觉得其实无所谓,有句话说:「人生活的不是一辈子,活的是几个瞬间。」我曾经拥有这样很高光的瞬间,对我来说就足够了。我也不太担心这个标签会一直贴在我身上,如果很俗地讲,就是“压力会转换成动力”,只要足够努力,等待结果就好了。Q:你公开成绩的微博文案是「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是对手」,考研高分之前,你一直都是个自信的人吗?从小到大我都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直到我做演员之后的这两三年,我开始发现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我了,这个行业似乎会打磨人的心性。如果我没有考研的这次小高光的话,我可能还会持续之前的状态,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没有一个方向,也不会重拾这么多的自信。我们在一个狼多肉少的行业状况下,演员太多,而能够成就一个角色的因素也很多,无法由自己掌控的也很多。当你满怀期待,觉得大家都对你很认可、觉得这事儿能成,可最后你又没有拿到这个角色,那就会陷入失望和自我怀疑。而演员恰恰需要的就是自信,那就有可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Q:突然被推到一个很高的关注度,给你带来的转化和冲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纪向宁:我现在好像变得有点宠辱不惊了,可能因为经历过低谷之后,变得平常心了一点。反倒是我身边的朋友、家人,他们特别激动,因为备考这件事只有我的两三个朋友知道。我妈妈激动地哭了,大概因为我从小是一个比较令父母骄傲的孩子,但是最近这两三年,在演员职业上没有什么成绩,能够让他们有一些值得再骄傲点的地方,所以这一次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比较大。我的朋友们,有哭了一中午的,有为我做了“热搜成绩单”的,有半夜想到还在流泪的,还有好几个演员朋友跟我说也想要去考研!(笑)最近私信里收到了很多小作文,一些打算考研和正在考研的小伙伴被我考研成功所感染和鼓舞到,这是我很大的一个成就感和自豪感的来源。我能够和这些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互相给予力量,这是一种很奇妙、正向的循环。「当然,人不狠,站不稳嘛!」纪向宁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从来都是一个对自己够狠的人。」尽管如此,对外,他却并不是个十分主动的人,「这也让我错失了一些机会」。Q:演员修炼的方式有很多种,去上表演课、休息时间阅读、阅片等等,这也是大多数演员选择的方式,而你为什么选择考研这个压力最大一种?纪向宁:其实这些方式我也都做过,上过表演班,收获颇多,我大概两天就要看一部电影。但我觉得这些是我的日常工作,它不足以给我一个更大的力量。而考研这件事情呢,让我有一个目标为之努力的力量源泉。有一个考研老师讲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你能坚持考研这一年,之后人生里所有的事情都能坚持下来。我曾经不以为然,现在我悟到了。所以除了学历上的提升,有自我要求以外,考研给了我很多信念感、力量和自信。而且作为演员,因为我不是科班,在专业上多少还会有一点欠缺,到后来产生做导演的想法,我就更觉得自己应该在专业上有点提升,去上学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无论是在术科方面,还是资源方面。像他们科班出身的就会有北电帮、中戏帮、上戏帮等等,所以专业升学对我来说会是比较全方位有价值的事情。「他本身就很爱学啊!」好友这么评价纪向宁,「他做什么事都特别钻。电影里的一些东西,他会拉着倒过去两秒看、往前两秒看,反复看、反复听里面的某一个眼神,一个声音。你有时就会觉得他有'病'。」纪向宁:你还别说,我真的很爱学习。我先去泰国考了潜水证、学了泰拳,我把驾照考了,学了西班牙语、学了粤语,我真的很能折腾。这十个月里可能还会期待,没准下个月就有了,但是再没有的时候就会觉得,我就不要浪费这时间了,把自己充实起来,我觉得这些东西都不会白费。我好像不是很容易抱怨的人,我可能会想为什么、凭什么,但是我不太会抱怨。纪向宁:我觉得当然需要,这个圈子尤其需要。虽然我对自己比较狠,但对外界我是个不太主动的人,这会让我错失一些机会。比如说谁谁谁认识的那个导演,在朋友圈发了一个组讯,你可能跟他说一下,你们一起见个面聊一聊,说不定就能成,但是有的时候我就抹不开这个面。我不太喜欢应酬,就可能因此会少一些机会。但是这个行业的生态,其实还是需要我们尽自己最大可能去争取,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我觉得这是我需要学习的一点。纪向宁:首先是事业上吧,去年大概推了两三个戏。我不可能365天都在拍戏,然后还能考个高分,鱼和熊掌不太可能兼得,所以去年少了一些拍戏机会和收入。包括在群里跟朋友讲话也比较少了,也不怎么跟朋友出去玩了。我去年发的一条朋友圈,是一句歌词,「用一整个宇宙换一颗红豆」,我愿意付出这么多换来这个结果。Q:什么契机让你开始萌生当导演的想法?而且是在你作为演员并没有很出色的成就时。纪向宁:因为我大学期间参演很多话剧、短片,也会当导演和编剧。因为我控制欲和领导能力都比较强,当时就发现做导演很能满足我的表达欲。我正式做演员的时候,没有太往导演方面想,我很热爱表演,做的时候很沉浸。但后来这几年我发现,演员是一个很被动的角色,你一直在处于被大家挑挑拣拣的状态中,许多背景悬殊的人同台竞争,最后你还可能败下阵来,慢慢地会产生「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为什么要做这一行」的感觉。做导演,可能不是有100%的主动权,但是相对来讲,主动性要比演员大一点。比如我作为演员,我想演什么,我要去碰,有没有这样的项目,这个项目会不会选我。如果我做导演的话,我可以主动创造,我想演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讲个什么故事,我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在之前的面试中,老师也问过我,有句话是演而优则导,你觉得你算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了吗?你为什么不让自己在演员的路上更成功,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当导演?很尖锐。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规矩和框架,演员并不是要做到多有名、多有成就了,才能去当导演,这就类似于我们总是被框在“什么年纪必须做什么事情”的固有观念里,我不想给自己设限。Q:从理工大学的日语专业到时尚集团,再到从演员考研上岸成为预备导演,这些转换的历程,你是怎么想的?纪向宁:参加时尚集团的校招也是件蛮奇妙的事情。我当时其实已经拿了几个offer了,有一个学妹告诉我:「时尚集团竟然有校园招聘,你要不要去试一下,我觉得很适合你。」她说:「你就报一下试试,你投个简历嘛,你又不损失什么。」这是对我挺重要的一句话。后来我经常会跟我的经纪人讲,你就投一下,你加一下导演微信,你又不损失什么。因为你可能得不到什么,但是你会损失什么吗?你不会。你可能就损失投简历的时间、发个资料的时间而已,但你可能得到的结果是你意想不到的、很宝贵的东西。再说转换的心路历程,一直以来我是个比较宏观的人,对未来的规划不会特别具象,但是我每一次做重大决定的时候,我都会做一个很严谨的可行性分析,我能不能做这件事,我能做到什么程度,我想做,我觉得我又可以做,那我就去把它做好。纪向宁:我的偶像是张曼玉!她是一个很洒脱的人,是一种我做不到的洒脱。
她曾说,以前我很在意别人说奖凭什么由我拿,现在我不在意了,奖在我手里随你怎么说。她很喜欢唱歌、电音、打碟、摇滚,但是她没有太好的天赋。但是又怎样呢?即使被嘲笑,但是她依然坚定地喜欢这件事情,这是一个有多么大勇气和自信心支撑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啊,我觉得这太酷了。不光是她作为演员的演技让我学习很多,她整个人生态度也很吸引我,我想成为这样的人。对九三年的纪向宁来说 ,研究生的通知书是他30岁生日最好的礼物,给了30岁这个节点一个不错的交代 。Q:我们面临年龄阶段的节点时往往很敏感。你如何看待你人生的30岁?以及作为一个演员的30岁?纪向宁:我从来不避讳我是九三年这件事情,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风景,不是很美丽吗?我30岁的时候跟我24岁的时候肯定是不一样的,我现在更成熟了,我觉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演员的30岁的话,这个行业对于年龄是挺残酷的,尤其是对于女性。女性在各个行业来讲都相对不容易,是我们社会需要进步的一点。这也是我想当导演的支点之一,我希望我能够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现状。我不觉得演员到了30岁、40岁就必须演哪类固定的角色。杨紫琼60多岁照样拿到了自己合适的角色,虽然也是妈妈的角色,但她是一个更有意义、更有深度的妈妈的角色。Q:早年拍过的剧,会在意和担心当时的你与现在的你给观众带来的印象差距吗?2018、2019年的时候,刚入行我不太懂,当时有很多网大、网剧找到我演男主、男二、男三都有,那个时候网大质量没有现在这么好,网剧那时候也没有那么火,但这其实对于一个新人来讲机会已经很好了,我当时不接。我曾经觉得我要珍惜羽毛,万一哪天我成名了,发出来大家一看,以前都演什么烂戏?现在回头一想,不,我要赚钱(只要不是那些太乱七八糟的剧本)。可能因为现实压力的因素,人是会改变的。但我不认为我现在变得世俗了,变得功利了,变得没有艺术理想了,我只是觉得这是我通往实现艺术理想道路当中需要走的路、要经历的功课。因为物质、因为生存,大家总会理解你的,但我年轻的时候不懂这些。提及一直以来受过哪些人的激励,纪向宁脱口而出的便是诗人李白和导演李安。
「李白很乐天,又很浪漫,他曾经有很长的人生是很不如意的,他觉得自己是有志而不得抒发,我觉得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导演李安亦是,从NYU毕业后,他在家中沉寂了六年,每天带孩子、做饭、写剧本,直到《推手》的机会到来。「我不就是当时失意的李白吗?我不就是那六年当中的李安吗?」纪向宁会拿这个来安慰自己。Q:这些年你也曾经历过没戏拍和其他的一些困境,所以你觉得你一直是一个靠努力而非幸运的人吗?这次考研后,你对努力和幸运的关系有了什么更新的理解?纪向宁: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挺幸运的,但是回过头来一想,大多数的幸运都是你曾经不知道的努力在背后支撑,「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像我拍《采薇》,我的第一部电影,第一次当男一号。我当时去见导演,聊了一次天之后,他当场就定下了我,他说:「相信我,我们这个戏一定行,你回去准备礼服,准备走红毯吧!」*2023年4月《采薇》获得第五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优秀故事片奖因为我这个角色是一个热爱诗歌的、很底层的打工人。而这个导演在见我之前的一天,他看了我的微博,他看到我手写了一首顾城的《骑士的使命》,可能是因为这个很打动他。你觉得这是幸运吗?导演看到你曾经的微博,看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这就是你曾经的努力啊,某种意义上它是幸运的,但更多的可能是你曾经的铺垫。所以我开始相信,大多数的幸运其实是都我们曾经努力过的结果。除了对自身的思考,纪向宁对于自己所处的行业也有自己的思考。做一个专业的人,对所做之事有敬意的人。Q:「演员更需要的是共情能力和悟性,光会读书没啥用,只会纸上谈兵上了战场也是惨不忍睹。」你怎么看?谈谈你对演员与文化素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吧。纪向宁:做演员需要很综合的能力,除了表现力、共情能力、悟性,还需要你有文化底蕴,去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一个角色。当你演比较深度的角色的时候,你有没有达到那个深度,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要低估观众的能力。我觉得读书除了知识上的增长,更多的是气质和品德上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表演也是一样。Q:你会不会觉得你们这代演员、影视人,刚好遇到了这个行业最不好的时代?
纪向宁:我好像是一个总赶不上所谓“好时候”的人,我进《时尚芭莎》时,比较接近于纸媒时代的尾声了,当演员也是刚干了一年半就影视寒冬了。但我不希望自己是一个怨天尤人的人,也不应该把自己的不成功全都归结于环境。俗话讲,乱世出英雄嘛,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很厉害的人。我们或许不必去定义一个时代好坏与否,无论时代环境如何,人都是处在时代下的个体,都需要顺从这个时代。尤其现在正处于新时代,各行各业也在稳中前行、全面向好,我们更应该把握时代脉搏,用自己的能力去回馈社会。Q:一方面你选择了与大多数演员不同的进修方式,另一方面,进修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在这个行业。你觉得你是这个行业的从流者还是革新者/反叛者?你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纪向宁: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我不敢说是革新者或反叛者,但我也从来不是从流者,大部分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
我一直都是一个有比较大抱负的人,除了实现艺术理想以外,我还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我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影响什么,不仅限于影视行业,还有一些社会性问题,包括平等议题等等,这是我未来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所以这么讲的话,可能算是半个反叛者,或者是与众不同的。我不愿意把自己圈定在我到底是“哪一者”,这两者并不矛盾,我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诶!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很复杂的个体,没有人是只有一面的,只能做一件事情的。我可能在某方面是从流的,是形势让我不得已而为之的;另一方面我要跳脱出去反叛,那么这个人才能更丰富,更有魅力。这对于演员演戏、影视创作、对于人生来说都是如此,否则多单调乏味呀。纪向宁: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演员朋友,他有思想,有深度,演技也不错,但是他境遇可能比我还糟,这是作为演员的无奈。我想演戏,但是我没有办法,我有一腔热血,一腔孤勇,但是我没有地方说话。这就是为什么我想考导演,可能我当了导演之后,也照样没有资方投我,我可能也十年拍出一部片,但是至少我想换一个赛道去减少我的无奈感。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我们行业里可能还是有一些人是在干行活儿的,使命感没有那么强,没有那么虔诚。很多作品可能只拍一拍,觉得哎,我及格了,能交差了,可以上映给观众看了,但对于观众来说并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个时代可能需要一些较真的人,一些钻牛角尖的人,疯魔的人。我遇到过一些导演、演员、工作人员,他们会为了磨一个镜头,为了夕阳打在脸上的瞬间,全组的工作人员可以等很久;为了树叶打在墙上的影子,修剪自家院里的树干……我希望我们行业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艺术精神,对于艺术有更大的尊重,有更虔诚的心去努力做这些事情,更虔诚地对待艺术这两个字。演艺圈可能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所谓的“学霸”,但一定需要为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作品付诸坚定努力的人,需要更多虔诚对待作品、对待艺术的人,需要不断改变自己、改变行业的人。「李安就像一只沉默的老虎,蛰伏时,身边的朋友一度以为,他只是做着电影梦的无用艺术家。后来,沉睡的老虎醒了,把一生的挫折、澎湃……全挥洒于他的电影中。经过那么久的等待,他终于跃上顶峰,成了东西方电影世界没有人可以忽视的导演。」漂流在无法抵抗的行业洋流中,纪向宁是那只沉默的老虎,内心尖锐,对自己够狠,却总被消磨、被束缚,于是他决定静下来,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他也是那个男孩派,学会接受时代环境给予他的好与坏,领悟生存,被迫长大。今天,男孩上岸了,蛰伏的老虎醒了,他迎来了新的机会,新的开始。因为他没有守在原地,他总是敢于跳脱框架和枷锁,寻找另一个赛道;因为他足够狠,甘愿舍弃,把时间留给自己;他也是流动的,接受时间和时代的好坏,接受自己的妥协和不完美。一开始,纪向宁说不出一个定论。「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你们觉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