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年轻人,在玩一种很新的人设“浓人”和“淡人”。顾名思义,浓人永远热情有活力,分享欲和表达欲爆棚,打字叹号都能比别人多几排;淡人做什么事都淡淡的,主打一个「随便吧」,很难在他们脸上看到情绪的起伏。
很神奇的是,大家现在出门在外的人设好像都是自己给的。“快乐小狗”E人一出现,立刻加热场子氛围;而测过MBTI后的I人,可以心安理得地在角落里从头待到尾。比起层出不穷且只适应特定场合的人设,E人和I人的说法显然适配度更广,以前我们常说的“社牛/社恐”,新人设“浓人/淡人”,都能对应到“E和I”里去。发现了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MBTI作为一种替代星座等的理论开始大范围流行了。但在越来越多人已经默认被定义为E人或I人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开始反感这种分类方式,当你越来越向着人设靠拢时,反而会产生很多烦恼。很多人说MBTI是认知自我的中立工具,可以用它更好地分析自己和他人性格上的优势与劣势,它的优势在于其宣扬的人格类型都是平等的等等。当然,拿MBTI当作娱乐本身也没什么。然而,作为被写入大学心理学系教科书《人格心理学》,并被实际大量应用在各种公司和组织选拔人才测评之中的理论,它是被很多人当作前沿正确的科学理论,和星座、血型、生肖等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其理论本身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隐含了阶层合理化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MBTI发明者所著的《天生不同》这本书中,统计了学习好的人和学习不好的人的MBTI之后发现,“直觉型”人格学习好的概率更高,“感觉型”人格学习好的概率更低,所以就从中得出,一个人学习好不好,人格类型起了重大作用。然而,这是典型的统计谬误,混淆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因为,这种统计只能证明,所谓的人格类型和学习成绩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但并不能证明这是因果相关。也就是说,无法从这些统计中确定,一个人是因为有了直觉型人格而学习好,还是由于某些原因学习好,再测出直觉型人格表现的。展开来讲,如果你上学前就学到了很多知识,于是刚进学校成绩就比别人好,进而导致在学习上有成就感、更努力学习,想象力逻辑思辨能力都进步了,于是测出了直觉型人格。但是MBTI却直接把这种表现解释为「先具有直觉型人格再学习好」。统计学上有一种典型的统计谬误:有人统计出骡子多的地方博士数量就多,据此提出骡子数量会影响人的学习成绩。这显然是错误的,骡子多的地方是乡村的概率更高,所以博士少。也就是说,骡子数和博士数都受到“城市化程度”这个共同变量影响,并不是直接相关。同样的道理,从统计数据来看,学习好和直觉型人格之间也只是共变关系,并不能证明这就是直接因果相关,它们也可以是通过社会结构、家庭环境等作为中介的间接相关。而忽视了很多变量的MBTI理论,在社会上达成的是合理化社会构造的效果!也就是说,MBTI测试结果形成的标签会给人一些心理暗示,从而影响行为和自我认同,导致大家忽视个体的复杂性,给自己设限。 比如,一个班级的学生测量MBTI。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原来我学习不好是因为我是感觉型人格”。接着MBTI会建议感觉型人格的人应该要怎么发展自己、选择什么职业等等。这样之后,无论是本人还是老师同学,都会用「因为你是感觉型所以才学习不好」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人,这就让这种MBTI的人格知识通过社会互动影响人们的行为,并彻底把这个人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给定下来了。 这种忽视社会原因的归因模式在《天生不同》之中比比皆是。比如,它说直觉型更上进但不会享受生活,感觉型则比较享受生活,但没有远大目标。这里的逻辑是,直觉型这个性格类型决定了一个人上不上进。然而,一个人上不上进、对事业热不热衷都是和其他共同变量有密切关系的。在日常生活之中,一个人明确知道努力3年可以确定得到1000万元和努力10年也未必能攒够100万元之间,后者采取及时行乐态度的可能性更高。还有「能不能当领导是心理类型决定」的理论:外倾型的人善于人际关系,喜欢社交、乐观,但不会深入思考;内倾型谨慎、多疑、保守,但是善于思考等。得出的结论是,外倾型往往是管理类人才,而内倾型则往往更多的是被管理的技术人员。而事实是,当了领导后进入社交场,被大家关注着,当然会更喜欢社交、轻松自信,甚至乐观开朗。但如果从小在社交场得不到正反馈,自然会不喜欢社交,而社交少会导致更喜欢在家专研自己喜欢的领域,看起来更容易成为技术人员。其实,按照社会系统理论来说,很多人的表现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被分配的角色和地位决定的。比如,所有班级都有领导者、联络者、顺从者等角色,如果把管理者都从一个班级里抽走,还是会出现新的领导者和顺从者。而一旦大家测了MBTI,就好像顺从别人或是领导别人都是人格类型决定的,从而达成固定化身份的效果,也成为了许多人默认贴给自己的标签。实际上,不管是MBTI还是人格分类学,都是先划分了人类的外在行为表现之后,再去设定这种表现是源于内在心理类型差异的。但是,从它划分归类人类的外在行为模式为某种范畴的时候,已经隐含意识形态了。因为,「用什么维度划分人格」是文化,不是科学。人格心理学家设定的心理,根本就不是什么三维空间之中的事物,不可能像化学元素一样,具有明确的电子和质子之间客观内在差异可供划分。谁也没有科学客观的规定,一定要把人格分类为内向外向、MBTI还是什么100维1000维吧?历史上每个时代、每个集体和团队,都按照自己的需要划分了人格。中国古代可能是孝顺与否,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可能是高尚与否,学校可能是好好学习与否,甚至每个文化、每个人都有自身对人格的划分尺度和认识。那么,mbti的理论为什么要这么划分人格,为什么要把外在行为完全归因为人类的内在性格类型,并试图指导人们找工作呢?事实上,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产物”。也就是说,社会中的流行意识是社会结构和生产力的“扭曲”之下出现的。社会结构怎么“扭曲”社会意识呢?比如,在MBTI理论中,统计出学习好的人和学习不好的人与所谓的人格类型的联系之后,是可以有各种可能的归因模式和假设的。但是,MBTI言之凿凿地建构了一条忽视社会原因的心理本质主义归因假设,即外在行为源自于内在心理类型的差异。《天生不同》这本书的作者在整本书中贯穿了这种信念,他直接在开头就强调「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那些看似偶然的差异其实是必然的」。如果好好观察MBTI理论的归因模式,其实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维是:世界是充分自由竞争的社会,成功必然是个人能力出众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个理论在统计出成功失败和个人能力相关之后,在个体潜在能力优秀和成功之间画上了因果等号,忽视了复杂的社会因素。这种社会原因个人禀赋化的归因模式,实际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大量充斥在各种媒体,教科书等之中。或许有人会说,MBTI只是娱乐而已,不需要这么上纲上线。确实,从社会现象的角度,MBTI的流行和星座等有共同的社会原因,比如消费社会的到来、身份政治的流行、全球化带来的时空压缩等。但先不论作为社会现象,知识一旦被生产出来是会影响社会进程的,特别是写入教科书的心理学理论必然影响人们的意识。这就决定了不能把很多心理学理论看作是单纯的客观科学的对心理的探索,而是要当作是整体社会动态运动场的一部分。而不用这种社会场域模式思考的很多人,往往把mbti当作是不完善但也还是科学理论的想法里。实则,人格类型理论对人的划分是在工业资本主义的符号场域之中的生产,其对人格的排列和排序本身就是在生产着社会秩序。而当它以不容置疑的科学理论方式降临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是试图借助着权威来统一人们的认识。或许当打开MBTI测试结果的那一刻,我们已经开始按照特定方向被引导了。